“中國加油!”一群柬埔寨小孩用生硬的中文齊聲吶喊,祝愿中國能夠盡快打贏疫情阻擊戰(zhàn)。這一幕發(fā)生在3月12日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甘術恩給柬埔寨留學生通過網絡線上教學的《漢語》課的課堂上。原本電腦屏目前應該是一個人的,卻多出了很多慕名前來“蹭課”的小學生,他們圍坐在電腦屏幕前一起來聽溫職院教師授課。
2月17日是溫職院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但這群留學生因為疫情影響沒有來到中國。快一個月過去了,這群留學生的學業(yè)卻一點也沒有落下。溫職院為這群在家鄉(xiāng)的留學生安排了線上授課模式,他們與隔屏跨國相見。雖相隔萬里,但教學不斷線,學習安排照常進行。柬埔寨留學生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新鮮的“云端上課”模式。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線上授課對于留學生們提出了新要求。留學生們需要克服地域、時差、網絡技術和基礎設施等問題。為扎實做好留學生線上教學工作,學校開展境外網絡學習條件調查,一對一指導學生在境外下載教學軟件和進入班級群輔導等工作!睖芈氃簢H處副處長武俊梅說。
據介紹,溫職院為留學生大多采用釘釘教學平臺進行直播授課,老師們通過課程釘釘群和班級群有序開展教學、交流、輔導和在線作業(yè)等教學任務。電氣系單片機應用技術老師王法光表示,柬埔寨和國內有一小時時差,所以每天在上1-2節(jié)課時,留學生需要很早起床并在當地時間早上7點前就要準備好打卡上課。因網絡局限,部分學生經常上著上著就斷線了,又得重連。由于釘釘直播具有回放功能,所以大多學生基本沒耽誤課程!傲魧W生們學習熱情非常高,他們經常會遇到不懂的地方,會直接通過釘釘進行提問,我再及時通過屏幕給予回復,感覺課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蓖醴ü庹f。
甘術恩是采用微信群進行授課的。每次正式上課前,他都會事先把制作好的單元PPT內容發(fā)到微信群供學生提前自主學習,由于不同國家軟件兼容性、網絡屏蔽及WIFI等原因,結合本課程的特點,上課主要以發(fā)送語音、PPT模塊截圖及中英文文字等形式進行互動式教學。留學生學習表現非常積極,上課氛圍也顯得很輕松,又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單元設計各個內容,感覺就像微信群朋友聊天一樣,信息互動時發(fā)送豐富的表情包。留學生KHUN PANHA(潘乾坤)在家中上課。由于是中文課,他的父母、侄子們經常會一起坐到電腦前來“蹭課”,一起通過網絡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課后,已經有漢語基礎的潘乾坤又會當起侄子們的“先生”,把從中國老師學到的知識分享給他們。
學校對在線教學模式和教學效果也進行調查,大多數留學生還是比較認可這種模式。留學生Kim說,這是我第一次在我的故鄉(xiāng)柬埔寨金邊嘗試使用這種跨國在線學習模式,相比較傳統(tǒng)課堂學習,在線學習也是一種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F在我們每天都在線和老師學習互動并完成作業(yè),老師們授課都很耐心,我認為這種學習方式鍛煉了我自主學習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感謝學校在特殊時期幫助我們在線上繼續(xù)學習專業(yè)知識。
( 姜瑜 陳康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