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视频一区,日韩欧美高清,精品国产视频在线观看,极品白嫩粉嫩美女国产,日韩av在线网,欧美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一级,人人草天天草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  ->  論壇新帖  -> 正文

在線聽歌的人越來越多,你愿意花錢嗎?

2020年04月20日 16:55:36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韓軒

  在線聽歌的人越來越多,但有多少用戶愿意花錢?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近日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音樂訂閱收入增長顯著。音樂付費是已被普遍接受還是僅有部分粉絲樂在其中?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從免費聽歌過渡到為音樂付費,互聯(lián)網音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傳統(tǒng)唱片時代,買磁帶、CD要花錢可謂天經地義,但在用MP3聽歌的時代,大多數人習慣了通過網絡免費欣賞音樂。2015年,國家版權局一紙“最嚴版權令”讓行業(yè)內外認識到版權的重要性,但讓用戶聽歌真金白銀地花錢,卻無法立刻實現(xiàn)。近年來,各音樂平臺的付費用戶都在逐漸增長。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其總營收同比增長35.1%,達人民幣72.9億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為3990萬,同比增長47.8%,環(huán)比上一季度凈增加450萬,為上市以來最高增速,數字專輯付費用戶數也實現(xiàn)同比雙位數的高增長。

  “這是一件很讓人振奮的事,尤其是數字專輯,前幾年,數字專輯存在但還沒成氣候,直到去年,用戶買數字專輯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敝麡吩u人、唱片企劃人流水紀表示,偶像明星蔡徐坤的數字專輯《YOUNG》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平臺上的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堪稱現(xiàn)象級事件。由于購買者多是年輕粉絲,流水紀感覺到,95后等年輕人成長在數字專輯的環(huán)境里,對音樂付費更容易接受。

  但對于數字專輯,業(yè)內一向抱有隱憂,認為購買數字專輯基本是粉絲行為,一個粉絲可能會為偶像購買十幾張甚至上百張專輯,高銷量并不代表大眾普遍消費。流水紀坦言,蔡徐坤這樣的專輯銷量,確實是個案。“不可否認,數字專輯在現(xiàn)階段是當紅者的‘游戲’,就目前情況而言,大眾藝人不太會考慮售賣數字專輯!绷魉o認為,尤其對于一些小眾音樂人來說,雖然他們創(chuàng)作的音樂質量很過硬,但數字專輯的銷量可能會很慘淡。

  數字專輯銷售情況的兩極分化,反映出大眾的付費意愿并未達到同一高度,這一現(xiàn)象在實力歌手的聽眾中也有體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是,有些實力歌手會以兩三元的價格推出付費單曲,歌曲的MV一般會免費上線,MV評論頁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條評論獲得大量點贊——“貧窮使我們相遇!薄斑@說明為音樂付費的意愿并非普遍都有,不想花兩三元買一首歌聽的人大有人在。”流水紀認為,最難轉變付費觀念的就是經歷過MP3時代的用戶,“這是零門檻聽歌帶來的陣痛。”

  為保護版權,也為了培養(yǎng)音樂消費習慣,音樂平臺、唱片公司等各環(huán)節(jié)都在努力。流水紀說,現(xiàn)在的唱片公司在為歌手出數字專輯時,會認真考慮為購買者提供福利,“比如提供獨家寫真或歌手錄制的視頻,或者為購買者提供參與線下活動的優(yōu)先參與資格!

  “都說有好的內容就會有人付費,這句話很正確,但需要我們分層對待不同年齡、不同特征的用戶,有針對性地引導用戶培養(yǎng)付費習慣!毙÷菇侵菐旆治鰩煻盾缯J為,粉絲圈為偶像打榜購買數字專輯是一種消費形式,其他類型的音樂人并非不能嘗試這條路,比如成熟人群更愿意購買黑膠唱片,或者更愛為古典音樂付費。

  “一般來說,獨立音樂人的歌迷消費比較理性,但去年新褲子樂隊和大張偉合發(fā)了一首歌《我們羞于表達的感情》,購買量肯定不能和偶像明星比,但在獨立音樂人當中已經算不錯了!倍盾缯f,根據長尾理論,1000個“鐵粉”就能供養(yǎng)起一位藝術家,并非所有歌手都需要達到偶像級別的銷售量才能生存,“只要能獲得應有的收入,行業(yè)就能健康發(fā)展!

  數字專輯只是一種為音樂付費的模式,另一種付費模式是購買包月或包年的會員服務,會員可以聽到音樂平臺中更多、更優(yōu)質的歌曲。新音樂產業(yè)觀察創(chuàng)辦人陳賢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喜的趨勢:購買包月、包年服務的付費用戶比例在提高。

  “相比于數字專輯消費,購買會員服務的用戶應該是音樂付費的主力!标愘t江說,從去年開始,音樂平臺上周杰倫等知名歌手的作品變?yōu)楦顿M用戶專享,很多人為了這些作品選擇購買會員!斑@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的用戶付費率達到6.2%,創(chuàng)下新高,可能與此有關。”陳賢江表示,從免費聽歌到會員付費,網友們心里的這個“坎兒”要逐步邁過去,先讓一部分歌手的歌變成付費用戶專享,正是推進音樂付費的好方法。

  不過,目前我國音樂付費率仍遠低于國外。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數字音樂內容付費發(fā)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和歐洲的數字音樂付費率為67%,印尼的付費率較低,也達到15%,我國音樂付費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陳賢江認為,想繼續(xù)提高付費率并不容易,這需要音樂平臺手中有足夠多優(yōu)質的版權,前幾年各平臺間進行“版權大戰(zhàn)”,就是為了留住用戶,F(xiàn)在音樂平臺培養(yǎng)原創(chuàng)音樂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展自己的版權庫!岸诹硪环矫,平臺也要想出多種多樣的玩法,跳出‘音樂’的局限,布局長音頻、有聲書的市場,也是一種發(fā)展方向!

(韓軒)

[編輯: 王航飛]
(本文來源:北京日報)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