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0月22日至23日,由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聯(lián)合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組織的2022國際量子會議(Quantum 2022)以在線會議的形式舉行。
作為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重點活動之一,2022國際量子會議匯聚多領域多學科的青年人才,聚焦國際前沿量子熱點,展示了量子領域內的最新研究成果,響應峰會“匯聚天下英才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主旋律,為世界人才會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開啟了合作創(chuàng)新的新機遇。
會議期間共有28場報告,包括3場大會報告和分布在8個專題的25場報告。截至會議結束,會議授權相關直播平臺有超6萬人次在線觀看會議直播和參與互動交流。
浙江省科協(xié)二級巡視員戴力,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海嚴,英國物理學會首席執(zhí)行官(主席)Tom Grinyer,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趙政國分別代表各組織單位通過視頻連線形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在大會報告環(huán)節(ji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作了題為《從多光子糾纏到量子計算優(yōu)勢》的報告。他介紹了其研究組長期以來關于量子密碼、量子糾纏與量子隱形傳態(tài)問題的探索,特別分享了其近期關于多光子糾纏技術的突破及量子計算應用滲透的研究成果。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耶魯大學教授Steven Girvin通過《超導量子位和微波光子的量子糾錯》的報告分享,介紹了量子糾錯背后的概念,并描述了玻色碼(以微波光子態(tài)存儲信息)相對于傳統(tǒng)量子位碼的優(yōu)勢。
土耳其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教授Mete Atatüre則通過《光自旋:量子網(wǎng)絡的鉆石》的報告分享,介紹了鉆石中新奇顏色中心的當前進展,并講述了其面臨的挑戰(zhàn)。
會上,除了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重點高校的教授,還有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量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等相關領域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也作了學術報告。
據(jù)了解,此次會議主題涉及了量子算法、量子信息理論、量子計算與模擬、量子傳感和計量學、量子通信,在每個專題中,各位專家的報告環(huán)節(jié)均由主題報告和互動問答組成,專家教授與聽眾們通過相互交流,共同探討量子研究前沿熱點問題。 本報記者 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