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的停車位越發(fā)緊張起來,因此,地下停車場也增多了。各種新建的城市綜合體商場、高端的商務樓住宅樓,配套建設的地下停車庫也是越建越深,有負一層、負二層,更勝者負三負四也很多見。上下地庫的過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故也頻繁發(fā)生,嚴重的甚至在地下車庫里發(fā)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員的傷亡。
據(jù)報道,網(wǎng)路上有一位蔚來ES6車主發(fā)視頻稱,自己的車在地下車庫行駛時,疑似因為車輛自動加速且剎車失靈導致車輛發(fā)生碰撞事故。對此,蔚來官方回應:事故是由于車速過快,且地面是覆蓋有水分的環(huán)氧地坪,導致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顯著降低,因此車輛最終未能剎停,從而發(fā)生了碰撞。
近年來,在地下車庫發(fā)生的類似“剎車失靈”事故時有耳聞,不光蔚來有,特斯拉、理想、小鵬、比亞迪等品牌均有遇到,其中新能源車型居多。這樣類似“剎車失靈”事件到底是車的質(zhì)量問題還是駕駛人的問題引起?
為此記者專門咨詢了有著二十多年駕齡的浙江九方駕校王教練,請他來講一些在地下車庫里駕車進出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大家都能有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以及常見的注意事項,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嚴格按照地庫內(nèi)限速行駛
在城市里相信大家很多時候都遇到過排隊進入購物中心地下車庫的現(xiàn)象,有的車主等待跟車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情緒的煩躁,一旦前方路況通暢了,隨即玩興大起,加之又是下坡,習慣性加油門沖下去,在心里得到快感滿足的同時還想給同車的朋友炫耀一把高超的車技,此時你有沒有想到過安全呢?
看一下地下車庫墻壁上的擦痕,或許剛剛就有位倒霉的車主跟墻壁發(fā)生了親密接觸。由于因為地面有角度所以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與平地上不同,更容易出現(xiàn)轉(zhuǎn)向不足現(xiàn)象,就是所謂的“推頭”,最后沖出去,轉(zhuǎn)不過來了裝上了墻。
建議在下地庫的下坡時,不管是直道還是彎道,都要嚴格按照地庫的限速行駛,在我國地庫的限速基本上都規(guī)定為5km/h。如果地庫沒有限速牌,也要有意識地控制在以上安全限速。
如果是在雨天條件下,車輛進入地下車庫把雨水帶入,路面就會變得濕滑,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小,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容易打滑。特別是在有的地庫,由于環(huán)氧地坪漆面的使用,雖然表面平滑美觀且成本低,但防滑性較差,側滑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在雨天或地面潮濕、有積水的情況下,更容易發(fā)生打滑事故。
尤其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由于車輛電機輸出的特性,在濕滑路面上瞬間的扭矩輸出可能打破輪胎對路面的抓地力,導致車輛出現(xiàn)短時間的打滑。因此,駕駛新能源車時需要調(diào)整駕駛習慣,切忌大電門急加速,緩打方向,并與前車保持距離。
此外,低附著路面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因為電池的原因的重量大、慣性強的特性使得剎車距離顯著增加,更容易發(fā)生打滑現(xiàn)象。電動汽車通常配備的低滾阻靜音輪胎雖然有助于提高能效和減少噪音,但在濕滑路面上提供的防滑性能有限。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建議駕駛員在進入地下車庫前減速,尤其是在雨天,以降低的車速行駛更為安全,F(xiàn)在,一些新能源車品牌也會通過優(yōu)化輪胎選擇或提供更明確的駕駛提示,以減少在低附著路面上的剎車困難。
合理地使用車輛燈光
地下車庫普遍照明不大好,所以很多車主會下意識地在進入車庫的同時便會打開遠光,而且因為速度較低,普遍認為不會因為遠光而造成事故,但車庫內(nèi)部如此黑暗,突然一道遠光向?qū)γ嫠緳C和行人射來,危險程度不亞于在夜間開遠光行駛帶來的危害。
說完開遠光的,還有不開燈的車輛。這些車主在進出或?qū)ふ臆囄粫r不習慣打開轉(zhuǎn)向燈,其實這樣非常危險,因為每個人都在找車位,注意力難免不集中在前車身上,如果一個剎車,后邊司機但凡沒留意就會造成碰撞事故。所以提前打開轉(zhuǎn)向燈示意他人的行駛意圖,既安全了自己,也給他人提供了方便。
最后再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就是在下地庫之前將空調(diào)切換到內(nèi)循環(huán),如果開車窗了建議將其關閉,因為地庫的通風普遍不是很好,加上汽車在里面排放的尾氣,使得地庫中的空氣充滿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渾濁氣體,吸入車內(nèi)短時間也都放不出去,會影響身體健康。